到底该不该换工作

2019.04.21
nice image

虽然在互联网行业跳槽离职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但是频繁地跳槽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非常地不利。这篇文章主要就是总结下影响换工作的主要因素以及将来的求职标准。

工作满意度

其实归根到底还是跟每个人在公司工作的满意度有关,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标准以及各种因素来衡量它,当其低于我们内心设置的期望时,那就会让我们有换工作的想法。

衡量指标

1、物质保障

物质保障是指薪酬福利满足生活需要的程度,这是工作所得中最容易量化的部分,也是最容易比较的指标。可以把他理解成工作的性价比,即工作所得与工作所付出之间的比例。工作所得可以指的是所得薪水与福利、工作的资源、经验与能力的提升等,工作付出可以指日常工作的强度、加班、出差已经来之平常工作之外的压力等。因此从薪资福利当方面来衡量是往往不够的。

2、精神满足

在马斯洛需求理论中,上三层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从不同程度上体现了精神需求。 抛开物质的因素,在平时的工作中是否收到团队成员的尊重,做的工作是否能被其他同事所认可,团队的工作气氛如何,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否可以实现自我的成就等因素都回影响着我们的精神满足感。 image

3、自我的发展

为什么说应届生或者实习生进入公司都可以接受比较底的薪资待遇,除了能力与经验之外最主要的还是他们想通过工作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在职业生涯的前期,个人发展是最重要的,需要积累知识、增长技能。如果遇到一个好的领导或者师父那就是人生一大乐事,好的师父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提升技能力,跟着他们可以学到更多的技能。前期也是我们积累资源人脉最好的时期,到了稳定期,我们要抓住机会,利用资源,实现自我价值,物质和精神上的收获变得更多。在职业衰退期,个人职场技能的发展降到次要位置,重心转到维持收入和发展业余爱好上来,准备好退休生活。

影响满意度的因素

可接受的薪酬

并不是一味地追求高薪水,符合自己的能力水平,满足市场价位即可,职业生涯的前期不要让薪水阻碍了自我的发展.

做“合适”的事

做的事情有没有市场发展前景,对于自身能力的提高是否有促进的作用,自己在公司所处的位置,是决策者还是执行者,自己接触的工作面有多大,是否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挑战。

跟“合适”的人

领导是否有很强的规划能力,是否有远见,是否体谅下属,在下属迷茫的时候给予指导性的意见。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工作的氛围等,优秀的团队协作更加地高效,进而成果出得快且质量好。

总结

对于该不该换工作,建议是先从物质保障、精神满足和能力发展三个角度看自己的满意度,再从下面三个方面评价一下你的工作:

可接受的薪酬,不要只拿薪水来定义工作的好坏;

“合适”的事,做的事是否有挑战、有发展,不要只看公司大小,团队更重要;

“合适”的人,团队的配合度,一个好老板。